回首頁最新消息學習中心活動遊戲使用說明遊戲專區相關課程科普電子書學員專區

水下滑翔機

「水下滑翔機」簡介

自主式水下滑翔機 (autonomous underwater glider, AUG),與遙控水下載具(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ROV)、自主式水下載具(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等同被歸類為無人水下載具(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UUV)。但是AUG並不像AUV及ROV那樣,在海洋水體中靠傳統的螺槳推進,而是利用重力自然下潛,再用浮力引擎(一種可以抽排水的裝置)產生浮力上浮,在上下的過程中藉由雙翼轉換出向前的推力,使得AUG可循著垂直鋸齒狀軌跡的運動方式,如圖(3)所示,進行掃描海洋水體,大範圍蒐集水下水文資料(如水溫、鹽度、壓力…等)之作業,並可配合不同任務需求,裝配各式量測感應器,例如葉綠素螢光探針、溶氧、光(聲)學探針等,用以收集大量且高解析度的海下資料(陳先文、周豐成, 2010),這使得AUG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海洋探測載台,而且不像AUV會受限於電池之電力; ROV會受限於纜線長度而影響其水下探查範圍。AUG水平之航程甚至可以達到數千到數萬公里之遠。

  世界上目前仍以從事研究型態用的AUG居多,其水深範圍可及200公尺至6000公尺深海,水平速度則介於25cm/sec(約0.5節)至40cm/sec(約0.8節)。AUG 之所以可以巡航數千公里的主要原因是AUG只有在水中啟動浮力引擎,改變上浮、下沉狀態或傾角姿態時才需要耗費電能,在水中滑翔的過程中除僅需耗費少量電能執行必要監測任務外,並不需要額外電能提供行進之動力,因此相當節能,才能進行長時間及大範圍作業(邱逢琛、蕭高明,2006;郭真祥、簡鴻斌、李建億,2008;Davis, Eriksen和Jones,2002;Wood, 2009)。圖(1)是國立臺灣大學研究團隊所研發之水下滑翔機,圖(2)是正在海上進行測試的Slocum Glider,而圖(3)則為AUG在海洋中呈現垂直鋸齒狀軌跡的典型運動行為。

圖(1) 臺灣大學研究團隊所研發之水下滑翔機 (圖片由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水下載具實驗室提供)

圖(2)正在海上進行測試的 Slocum Glider (圖片由台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系郭振華教授提供)

圖(3) AUG在海洋中典型的垂直鋸齒狀軌跡運動行為(修改自Wood, 2009)
TOP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