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子的爬蟲類
 
根據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陸域生態監測成果彙整,民國98年至100年第一季之間,每一季(次)的調查大約可觀察到2至8種爬蟲類,共約4至50隻次,數量相差很大。
調查結果將因時間而有些許變異,曾觀察到的爬蟲類分別為鉛山壁虎、無疣蝎虎、蝎虎、黃口攀蜥、斯文豪氏攀蜥、麗紋石龍子、印度蜓蜥、臺灣草蜥、紅斑蛇、茶斑蛇、臭青公與南蛇共12種。
以鉛山壁虎最常出現在八斗子地區,一年四季都有被觀察到的紀錄,數量上比較多,經常可見的有無疣蝎虎、黃口攀蜥、斯文豪氏攀蜥、印度蜓蜥和臺灣草蜥,而紅斑蛇與南蛇在民國94年至今的監測紀錄中僅各有一次,次數最為稀少。其中斯文豪氏攀蜥為臺灣地區特有亞種;黃口攀蜥和臺灣草蜥為臺灣地區特有種,臺灣草蜥為二級保育類物種。
參考資料: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建計畫第二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http://www.kunitech.com.tw/nmmst/download/r2-00.pdf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陸域生態監測成果彙整
黃口攀蜥 Japalura polygonata xanthostoma
屬於飛蜥科(Agamidae)的樹棲性蜥蜴,俗稱竹虎、山狗大,閩南語俗稱肚定,英名Yellow-mouthed Japalura。其口腔內部呈黃色,因以得名。全長不超過23公分,尾長約佔全長三分之二,體長由吻端至肛門約6至7公分,全身粗糙,頭大,由頸經背部至尾的上方有一條特別隆起的鱗脊,因此形狀有點像超小型的恐龍。嘴部有一道黃白色條紋,雄性的個體在體側上有一條菱形斑連貫成的黃綠色縱帶,體色會隨所處環境不同而有極大的變異,背部底色以黃褐色為主,有時則偏綠,具有良好的保護色,雄性喉部有紅色的斑塊,下頷底色為灰色且常帶有白斑,但雌性較不明顯,體色也比較均一。
本種分布於,臺灣產的為特有亞種,棲息於中北部海拔約1500公尺以下的中低海拔山區的闊葉林、混生林、開墾地中,八斗子的樹林區經常可見。日行性,生殖季為3至9月,一窩可產4至6顆蛋。喜歡在森林邊緣活動,白天多半在空曠或地面曬太陽。常攀附在樹幹、樹枝或植物上,轉動眼珠,尋找經過的小型昆蟲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來吃。不會自斷尾巴,有領域行為,雄性在其他雄蜥或動物接近時,會有明顯伏地挺身或展示喉垂擴張的示威行為,其喉垂部位也會隨著擴張並變黑,使得白斑及銹紅色的斑紋更加明顯以威嚇敵人。
參考資料:http://archive.zo.ntu.edu.tw/rept_index.asp?rept_id=R0112
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0034ae5&ParentID=0b00000180034ae5
http://ecoeng.tesri.gov.tw/eemwiki/index.php/Japalura_polygonata_xanthostoma_%E9%BB%83%E5%8F%A3%E6%94%80%E8%9C%A5
斯文豪氏攀蜥 Japalura swinhonis
屬於飛蜥科(Agamidae)的樹棲性蜥蜴,舊稱箕作氏攀蜥,俗稱斯氏攀蜥、竹虎,閩南語俗稱肚定,英名Swinhoe's Japalura。體長約8公分,全長可達31公分,尾長約佔全長的三分之二,為目前臺灣攀蜥屬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其鱗片呈覆瓦狀排列,體表感覺相當粗糙,頸背有突起的脊鱗,外形很像一隻小型的恐龍。背部底色以黃褐色為主,口腔外緣呈白色,口腔內為灰白色或有一部份為黑色,頸部底色為灰色且常帶有白斑,但雌性較不明顯。背脊高且身體略側扁,雄性具有比較明顯的鬣鱗且喉垂較明顯,眼睛四周有輻射狀的黑色細紋或小點,體側的黃綠色縱帶較雌體明顯,體色也會隨著環境的不同,而做小幅度的變色,以增加隱蔽的效果。尾部不會自割。
本種為臺灣特有種,棲息於全島及離島蘭嶼、綠島、小琉球的平地至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山區亞熱帶闊葉林、混生林、墾地,八斗子的樹林區經常可見。日行性,常攀附在樹幹、樹枝或植物上,轉動眼珠,尋找經過的昆蟲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領域行為明顯,當雄性個體發現有動物接近時,便會將喉部擴張,同時喉部的白斑也因喉部顏色變暗而更加顯著,並藉由持續做出伏地挺身的威嚇動作來宣示領域,若入侵動物是同一種攀蜥,而兩方皆不退讓時,便會發生追逐撕咬,直到一方敗逃為止。主要的生殖季節在夏季,一窩可產下卵4至6枚。19世紀英國駐台的首任領事兼博物學家羅伯特.斯文豪Robert Swinhoe(或稱為羅勃.史溫侯),在台灣田野調查蒐集整理美麗寶島豐富的物種時,發現臺灣特有種其中之一的斯文豪氏攀蜥,並且命名。
參考資料:http://archive.zo.ntu.edu.tw/rept_index.asp?rept_id=R0023http://www.prowang.idv.tw/ecological/cs/sj/sj.htm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5353&Itemid=57http://www.hla.hlc.edu.tw/hlawww/dept04/hla_greenmap/animals/03_1.htm
印度蜓蜥 Sphenomorphus indicus
屬於石龍子科(Scincidae)的地棲性蜥蜴,俗稱蝘蜓、銅蜓蜥,閩南語俗稱肥豬,英名Indian forest skink, Brown forest skink。體長由吻端至肛門約6至9公分,最大可達12.5公分,全長可達24公分。全身鱗片光滑,背面呈橄欖褐色、紅褐色或黑褐色,雜有許多細小的黑點,形成很好的保護色。從眼後一直到尾側有一條黑色的縱帶,上面有許多黃白色細小斑點,腹面為淺褐色、白色或微黃,後腿內側股部的鱗片排列規則。幼體的尾巴末端常帶有紅色。
本種分布於中國南部、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等地,由於最早發現的地點在印度,因此被命名為印度蜓蜥。臺灣產於全島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中低海拔森林邊緣、路邊草地、墾地、溪流、溝渠,八斗子的樹林和灌木區的步道邊偶爾可看到牠們在曬太陽或捕食昆蟲、蜘蛛與蚯蚓,人們一靠近牠就會立刻反應,不是躲入樹葉堆中就是往山壁上鑽,爬行的速度相當快。繁殖期在5月至8月,卵胎生,養分由胚胎自己供給,但受精卵留在母體內成長至幼體才生出,一次可產下4至11隻幼蜥,雌蜥的體型越大通常產下的隻數越多。印度蜓蜥所吃的東西皆以能量儲存起來,其貯存方式,並不像其他蜥蜴貯存於體背內側的兩塊黃色脂肪體,而是貯存於肝臟。其肝臟重量,不論雌、雄,於每年冬眠季前的8、9月會達到高峰。9至10月溫度漸漸降低,此時很難找到牠們的蹤跡,要到第二年的3月牠們才會由冬眠中甦醒過來。
參考資料:http://archive.zo.ntu.edu.tw/rept_index.asp?rept_id=R0041http://digimuse.nmns.edu.tw/Default.aspx?tabid=319&ObjectId=0b00000181dac296&Domin=z&Field=r1&ContentType=Exhibit&Language=CHI&FieldName=/http://blog.sina.com.tw/d100vs/article.php?pbgid=30839&entryid=242760http://ecoeng.tesri.gov.tw/eemwiki/index.php/Sphenomorphus_indicus_%E5%8D%B0%E5%BA%A6%E8%9C%93%E8%9C%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