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某
 

江某 Schefflera octophylla
屬於五加科(Araliaceae),俗稱鵝掌柴、鴨腳木、鴨母樹、飯來樹,英名Common Schefflera,Schefflera Tree。為半落葉喬木,植株高可達20公尺。種子剛發芽時只有一片單葉,接著長出3片複葉,最後才生出掌狀複葉。小葉在幼樹時葉緣常呈不規則缺裂,老樹則全緣,葉柄長,小葉6至13片,長約10至20公分,寬約3至6公分,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基部漸狹或近似圓形。花期為10至12月,頂生,常5至15朵組成一個複繖形圓錐花序,花小,白綠色,兩性,在臺灣為冬季是良好的蜜源植物。有花小而多。木材髓心充實,幹皮灰褐色,略光滑,常具脫落性圓形痂狀鱗片。
本種分布於中國大陸、日本、中南半島、菲律賓和臺灣,在臺灣普遍生長於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向陽山地及丘陵地,生長快速,性喜潮濕,因此在水澗至溪谷兩側坡面比較常見,在八斗子地區的樹林裡經常可見。在臺灣北部,因大多數木本植物的葉片都是單葉或羽狀複葉,唯其呈掌狀複葉,很具特色,因此可供庭園觀賞樹,其耐性萌芽力都很強,所以也是很好的造林樹種。其木材白色細緻,光澤而有清潔感,以前常作為木屐、蒸籠、冰棒棍、冰淇淋的小木匙、火材棒及便當盒,又可為紙漿原料。根、皮和葉還可以作藥用。其名稱的係來自閩南語發音(公母),因為以前的木屐都是用江某做材質,木屐的左右腳(公母)不分,而翻繹成國語就變成了「江某」。還有一說是因其花小,難以分別雌雄,公母分不清,因此得名。又其葉片為掌狀複葉,形狀很像是帶有蹼的鴨腳,所以又稱為「鴨腳木」。其花雖小,但在秋冬開花,是一種良好的蜜源植物,常吸引各種蝴蝶、昆蟲和綠繡眼前來吸食。果實是野鳥的食餌,種子經由鳥糞傳播,因此在附著許多附生植物的大樹上,經常可以看到江某的幼苗。葉片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一種蛾類─皇蛾的幼蟲食草,常有蟲癭生長。全株還可以當藥用。

參考資料:

http://163.17.44.1/teach/%E6%A0%A1%E5%9C%92%E6%A4%8D%E7%89%A9/%E6%B1%9F%E6%9F%90/%E6%B1%9F%E6%9F%90.htm
http://sowhc.sow.org.tw/html/observation/eighteen/plant/every/04jiang-mou/jiang-mou.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