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尾伯勞
 

紅尾伯勞 Lanius cristatus
屬於伯勞科(Laniidae),俗稱筆勞仔、篳勞,英名 Brown Shrike。體長約18公分,與白頭翁大小相當,體型較圓胖,背部呈灰褐色,翅膀和尾巴呈暗褐色且略帶紅褐色,腹部黃白色,嘴尖略呈鉤狀,又黑又粗的過眼線是牠們最大的特徵,宛如一個戴著黑色眼罩的獨行俠,獨立在秋風中的枝頭頂端,酷味十足。雌鳥的過眼線較短,胸側常有鱗斑。

本種分布於中國大陸華北以北、朝鮮半島和日本等地,主要棲息於平地、農地、空地和中低海拔山區,臺灣有兩個亞種,其中以灰頭紅尾伯勞的數量比較多,為臺灣地區分布普遍的過境鳥或冬候鳥,屬於農委會公告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八斗子的樹林區在夏季以外偶爾可見,在這期間,區內可以聽到牠們那「ㄍㄚˊ─ㄍㄚˊ─ㄍㄚˊ─」的叫聲。棲息於空曠農地或稀疏樹林中,具有領域性,喜歡停棲在突出的物體上環顧四週,居高臨下,一旦發現獵物,迅即飛下,以牠那勾狀的利嘴及強而有力的爪子,十拿九穩的到手擒來,蚱蜢、蜻蜓、金龜子、青蛙、蜥蜴、小老鼠、小蛇……等都是牠獵取的對象,有將食物儲於鐵絲或枝椏上的行為。吞下的食物中,如果有一些難以消化的殘渣,在胃裡擠成一團後會再吐出來,由於它的形狀像蠶繭,所以稱之為「食繭」。早年還沒有甚麼保育觀念時,紅尾伯勞在恆春半島曾被利用其習性至成的「鳥仔踏」大量捕捉,在公路邊擺攤成串烤熟後賣給路過的遊客,稱為「烘鳥仔巴」,近年來因為政府和保育團體的宣導與法令的禁止,加上國家公園警察的大力取締,目前已經很少有這種行為了。

參考資料:
http://wagner.zo.ntu.edu.tw/guandu/bird/species/%E7%B4%85%E5%B0%BE%E4%BC%AF%E5%8B%9E.htm
http://w3.cpami.gov.tw/khmp/inter-handbook/html/page97.htm
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88/13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