鳚科的魚類
 

鳚科的小魚種類很多,至2012年臺灣地區已知有68種。其身體通常細長,沒有鱗片,背鰭長,腹鰭在喉部下方,頭部具有一些觸鬚或凸起。牠們大多是日性性的底棲魚類,可以像彈塗魚一樣離開水面,用胸鰭和尾巴在岩石上扭動爬行覓食,偶爾才跳回到海裡去潤濕一下鰓部和皮膚,遇有危險時,有些種類甚至會在水面跳躍前進,並以倒退的方式躲進洞穴中,只露出頭部觀察敵情。具有領域性,卵附著於岩石或海藻上,有些雄魚還會護卵。其食性因種類而異,口大齒小者大都啃食岩石上的藻類,其他大都為肉食性,有些種類的外型甚至會擬態魚醫生(隆頭魚科的裂唇魚類)或其他有毒魚類,以其他魚類的鱗片、鰭條、皮膚、黏液或珊瑚蟲等為食。本科有許多種類的顏色鮮豔,具有觀賞價值,會被熱帶魚業者捕撈販售。

種子島矮冠鳚Praealticus tanegasimae
屬於鳚科(Blenniidae),俗稱短冠鳚、矮冠鳚,閩南語稱狗鰷仔,中國大陸名種子島矮冠鳚,英名Rockskipper, Blenny。魚體延長,稍側扁,體長小於14公分。雌雄體色不同,雄魚體色呈淺黃綠色,成熟的雄魚背鰭和尾鰭上半末端為橘黃色,雌魚的體色帶綠色,背鰭和尾鰭上半末緣不具有橘黃色。體側有6至7對灰棕色的橫帶及黑褐色斑紋,以及許多銀藍色的小點。背鰭具有深的缺刻,背鰭與臀鰭均不與尾柄相連。背鰭的第1棘顏色常較深,臉頰有4至6條深色的線紋,吻部也有黑褐的線紋。眼上鬚有許多呈羽毛狀的小分枝,鼻鬚單一不分支,上、下唇具有鋸齒緣,幼魚吻部有些深色的垂直線紋。雄魚的頭頸部常具有高、薄的冠膜,背鰭和尾鰭呈褐色,有許多黃綠色至黑褐色的斑紋,鰭緣帶紅棕色;雌魚無冠膜,背鰭和尾鰭半透明。
本種分布於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臺灣、日本及關島等地,大多棲息在岩礁海岸的潮池裡,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角、東部、南部及綠島等海域,東北角的潮池中偶爾可見,其他地區不常見,八斗子北側大坪的潮池裡經常可見。因體型小,不具有食用價值,僅在某些地區會有一些漁民捕捉來當作釣餌。
參考資料: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