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隧足與蜈蚣櫛蛇尾
 

陽燧足屬於棘皮動物門,通常具有一個小而圓的中央體盤和5條長腕,形狀很像蜈蚣,因此俗稱「海蜈蚣」。牠們的體型大小變化很大,腕長由1至60公分的種類都有。在岩礁海岸生活的陽燧足白天大多匿居在石頭下面或岩縫裡,只伸出兩、三條腕左右擺動以細小的管足黏附有機碎屑為食,在晚上才比較會爬出來覓食和求偶。
陽燧足和海星的區別主要是陽燧足的腕和體盤部之間的區分比較明顯,而且陽燧足的腕比較細長,活動力也比較強,左右擺動起來很像一條條的小蛇,因此陽燧足又叫作「蛇星」。此外,牠們在遭受主要天敵─魚類的攻擊或拉扯時,腕足很容易就會自割斷裂,因此一般英名稱之為脆星(Brittle-star)。
陽燧足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因此我們在海邊經常可看到一些腕足正在再生的個體,斷腕後的再生速率因季節、斷腕的數量和捕食需要而定。牠們大都在春夏兩季的滿月之後的幾天內進行生殖活動,在半夜退潮以後,棲息在潮池裡的雄性與雌性個體分別將精液和卵子排入水中,完成受精。受精卵發育成浮游性幼蟲,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這些浮游性幼蟲變態發育,沈降到海底,成為小陽燧足,繼續攝食生長。陽燧足的食性因種類不同而有很大差異,棲息在海邊的種類大都以小型的浮游生物及海水中的有機碎屑為食,其他海域則還有許多寄生性與濾食性的種類。寄生性的種類大多寄生在海綿或珊瑚的身體上,濾食性的種類則大多棲息在深海裡。

蜈蚣櫛蛇尾 Ophiocoma scolopendrina
屬於櫛蛇尾科(Ophiocomidae),俗稱蜈蚣陽隧足、海蜈蚣、蛇星,英名Brittle star。體盤直徑約2至3公分,腕足5隻,長約5至15公分,腕針呈棒狀,上層的腕針比下層粗且長,腕足前半段的腕針上常有許多小白點,反口面(背部)具有很多細小的顆粒突起,大都呈黑褐色且具有不規則的斑紋,少數個體呈黑色或灰白色,黑色的個體在體盤的反口面周緣常有白色的V字形斑紋。口面(下方)呈黃棕色。
本種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臺灣各地的岩礁海岸數量很多,是潮間帶裡最常見的一種陽燧足,有些珊瑚礁地區的密度可以達到每一平方公尺有100隻以上,八斗子的東側和北側海岸的岩石縫隙裡經常可見。常匿居在潮間帶中、小型潮池的岩縫或石頭底下,在漲潮時會將其腕頻頻在水中及水面揮動,以細小的管足黏附小動物和有機碎屑為食。繁殖季節大約在夏天7至8月間,且大多在低潮時期周圍海水量較少時排放精卵。

參考資料:
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0032341&ParentID=0b0000018003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