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螺科
 

芋螺科的貝類螺殼大多呈長圓椎形,有一點像我們吃的小芋頭,因而得名。其體層特別大,螺塔很低,殼口狹長,口蓋很小。牠們棲息在熱帶或溫暖海域的岩礁和泥沙海岸的潮間帶以至淺海中,種類很多,臺灣地區在2012年已知有140種,其中草食性和肉食性的種類都有,而且大多有由「齒舌」特化而成的毒刺,可以迅速的射出以捕食其他動物和禦敵。因此,有些種類的芋螺外殼會呈現出鮮豔的警戒色,以引起其他大型獵食者的注意。遊客(尤其是小朋友)在海邊玩時,要記得不要任意撿拾不認識的動物,尤其是把牠們放在褲子的口袋裡,以免被有毒的動物(像芋螺類)刺傷。萬一不小心被芋螺刺傷,可以設法先綁緊靠近心臟端的部位,並擠出毒血,再趕快送醫急救,以免嚴重時心臟有可能會麻痹而死亡。

花冠芋螺 Conus coronatus
屬於芋螺科(Conidae),英名Crowned cone。貝殼較粗短且小,殼長僅約1.5至2.5公分,殼表灰棕至棕色,有不規則的褐斑,螺肋上常排列有白色和黑褐色細點,肩角略有突瘤和褐色斑,屬於一種保護色。殼口狹長,呈淡紫色。
本種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棲息於岩礁海岸的潮間帶,臺灣各地除了北部海岸以外經常可見,八斗子的東側和北側海岸偶爾可見。

參考資料:
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1a17d0b&ParentID=0b00000181a17d0b
http://shell.sinica.edu.tw/chinese/shellpic_T.php?science_no=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