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螺科
 

鐘螺科的螺殼大都厚重,呈圓錐形,很像馬的蹄,可以減少海浪沖擊的力量,且顏色大都與環境類似,具有保護色的功能,加上具有圓形的角質口蓋,可以緊閉螺殼減少水分的喪失,適應潮間帶退潮時的乾熱環境。牠們平時躲藏在岩礁上或岩縫中,等夜間退潮時才出來覓食,以岩石上的藻類為主食。大部分的種類都可以食用,因此俗名也比較多。

黑鐘螺 Chlorostoma argyrostoma argyrostoma
屬於鐘螺科(Trochidae),閩南語俗稱青咽、青因、青茵螺、凹螺、三角螺仔,英名Silver-mouth tegula, Silver-mouthed monodont。為中小型螺類,殼徑約可達4.6公分,殼高約4公分,但以2至3公分者較為常見。螺殼的表面呈黑色,常有藻類附生。貝殼呈略扁的三角圓錐形,螺層微凸,螺肋呈顆粒狀且斜向整齊排列,惟因生活環境不同而常有一些變異。殼底有顆粒狀的螺肋,殼口內有珍珠光澤,具角質性圓而薄的口蓋,無臍孔,中央呈綠色,因此閩南語俗稱「青咽」。
本種分布於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沿海、南韓和臺灣,臺灣各地經常可見,尤其以澎湖、宜蘭及臺東海岸的數量較多,八斗子的北側大坪和東側海岸經常可見。棲息於岩礁海岸的低潮帶礫石底,每當退潮時會爬出來覓食,以岩礁表面的沉積有機物或附著在岩石上面的藻類為食,行動比一般的貝類快速。常被採集食用,在澎湖和臺灣北部的菜市場中經常有人販售。通常先水煮,然後挑出螺肉沾佐料吃。
參考資料:
http://shell.sinica.edu.tw/chinese/shellpic_T.php?science_no=109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91%E9%92%9F%E8%9E%BA
http://blog.xuite.net/artichaut/PH/19440550
http://subject.forest.gov.tw/books/book_06/shelleco_4.htm

臍孔黑鐘螺 Omphalius nigerrima
屬於鐘螺科(Trochidae),閩南語俗稱就水仔、青茵螺、凹螺、三角螺仔,英名Umbilical tegula, Black monodont。為中小型螺類,殼徑約可達2.2公分,殼高約2公分,貝殼呈略扁的三角圓錐形,螺層微凸,殼表呈黑色,有許多小顆粒癒合成縱向的肋狀隆起,螺層底部為橫斜肋。殼底平滑,具有放射狀的細紋,中央呈白色,具有深而小的臍孔,軸唇有齒。
本種分布於中國大陸的福建與廣東、臺灣和越南,棲息於岩礁海岸的潮間帶至深約3公尺的淺海礫石底,臺灣各地岩礁海岸經常可見,八斗子東側海岸經常可見,可以食用。
參考資料:
http://shell.sinica.edu.tw/chinese/shellpic_T.php?science_no=112
http://baike.baidu.com/view/728548.htm
http://www.kinmen.gov.tw/Layout/sub_A/ArtHtml_Show.aspx?ID=15aca540-756d-4bf9-ae07-5110e519c7dc&path=12133

草蓆鐘螺 Monodonta labio labio
屬於鐘螺科(Trochidae),俗稱單齒螺,閩南語俗稱高螺仔、黑貓仔,英名Thick-lipped monodont, Labio monodont。貝殼小,殼徑約可達1.6公分,殼高約2.5公分,略呈卵形,螺層微凸,螺肋呈瓷磚狀排列,很像草蓆,因此而得名。殼表呈棕色、褐色、綠色、橘色或黑色,是一種保護色。殼口內有珍珠光澤,軸唇有1個大齒突,外唇到底唇有一些齒狀突起。
本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包括日本奄美諸島以南、黃海至南海、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棲息於岩礁海岸潮間帶礫石底,臺灣各地經常可見,八斗子北側偶爾可見,東側海岸經常可見。白天常躲藏在岩礁上或岩縫中,等夜間退潮時才出來覓食,以岩石上的藻類為主食。可以食用。

參考資料:
http://shell.sinica.edu.tw/chinese/shellpic_T.php?science_no=102
http://www.kinmen.gov.tw/Layout/sub_A/ArtHtml_Show.aspx?ID=15aca540-756d-4bf9-ae07-5110e519c7dc&path=12133

珠螺 Lunella coronata
屬於蠑螺科 (Turbinidae),俗稱蠑螺、大頭仔,英名Coronate moon turban。為小型螺類,殼徑約可達3公分,而以1至2公分者較常見。貝殼呈圓球形,殼厚,螺塔低且每一螺層之縫合較淺,螺塔不明顯,在肩部偶有隆起如結瘤,有時則較平滑,殼表有細的織布花紋,呈黑褐色、棕褐色至綠褐色,形成很好的保護色。殼口白色,有時略帶黃色,有臍孔,口蓋厚,石灰質,略呈半球形,可以完全將殼口封閉,以防止水分喪失和禦敵。
本種分布於黃海至東海的溫熱帶淺海水域,棲息於岩礁海岸的潮間帶礫石底,以岩礁上的海藻為食。珠螺在臺灣各地的岩礁海岸經常可見,尤其是在澎湖群島的數量更多,是臺灣地區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貝類,外殼具有珍珠層,可以加工製成各種裝飾品,是漁村婦女貼補家計的重要來源,惟近年來因為被大量採集食用,數量已經減少很多了,八斗子地區不常見。珠螺由於體型較小,除了水煮後挑肉加九層塔炒食以外,以鹽漬珠螺為多,閩南語俗稱珠螺(食圭)或珠螺(酉奎),音如珠螺給。

參考資料:
http://shell.sinica.edu.tw/chinese/shellpic_T.php?science_no=165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F%A0%E8%9E%BA
http://www.hudong.com/wiki/%E7%8F%A0%E8%9E%BA
http://subject.forest.gov.tw/books/book_06/shelleco_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