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壺是屬於節肢動物門蔓腳綱的動物,俗稱海底火山、馬牙,閩南語俗稱讀音如普通話的「且啦」,溫州方言稱「戳嘴」,大陸各地的方言讀音都差不多,有蛐、搓、觸嘴、曲嘴、銼、銼殼、紅蛋曲、老婆牙等俗稱。
藤壺為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的海洋生物。由於牠們固著不能行動,在繁殖期間,必須靠著能伸縮的細管,將精子送入鄰近的藤壺中使卵受精,因此有很細長的雄性生殖器,按身體比例換算的話,牠們的陰莖是所有動物中最長的,所以每個鄰居都有可能成為交配的對象。牠們在幼小的時候行浮游生活,在找到適當的基底之後,會以頭部黏附在石頭上固著生長,終生不再移動。牠們大都具有極強的附著能力,成群固著在湧浪較大的潮間帶礁石上,退潮時會緊閉殼口,以減少水分的喪失,漲潮時才伸出其6對羽毛狀的附肢,在海水裡不停的抓取,以濾食浮游生物和有機碎屑。
藤壺在每一次脫皮以後,會分泌出一種粘性的藤壺初生膠,這種膠含有多種生化成份和極強的粘合力。藤壺不但能吸附在礁石上,而且能吸附在船體和海龜、鯨豚、蝦蟹、珊瑚等海洋動物的身上,任憑激浪衝擊也沖刷不掉,因此成為一群最主要的海洋污損生物,牠們的密集群棲對海防、海運交通、工業和漁業等都非常有害。例如有許多藤壺附著在船底時,會使船隻的航行阻力明顯的加大,降低航速且耗油,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許多人致力於研究藤壺的吸附機制,研發能防止牠們吸附在船底的特殊油漆。
體型較大的藤壺可以食用,在葡萄牙、西班牙、臺灣北部、東北角、東海岸、金門、馬祖、福建、浙江等地都是一種美味的海鮮,大多在夏季採集,產卵前尤佳,可水煮或川燙後再蒸,也可以火烤,不用沾佐料即可食用,味如蟹肉和蟹黃。也有人用鹽醃或把雞蛋打散後加水和藤壺加以老酒悶煮,香味四溢,具有去寒功效,因此有「男性海中威而剛」以及「窮人的龍蝦」等美譽。
參考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34177.htm
http://www.fishnet.com.tw/ab/b100/b100_fish.htm
在八斗子海邊比較常見的藤壺有下列幾種:
黑潮笠藤壺Tetraclita kuroshioensis
屬於笠藤壺科(Tetraclitidae),英名Acorn barnacle、Volcano barnacle。身體呈橄欖綠色至墨綠色,體型體型很像小型的斗笠或超小型的圓錐形火山,殼底直徑大多在2至3公分之間,最大可達4公分。殼口小,背板沒有銳利的喙,殼周由4片殼板構成,側板密佈直線紋路,有許多隆起縱肋,內部為中空管狀,底部為膜質。本種分布於日本、海南島及臺灣附近黑潮流經的岩礁海岸(不包括金門和馬祖),在八斗子的海邊是數量很多的優勢種,在夏季會繁殖好幾次。以前常被誤認為是外形很像的鱗笠藤壺(Tetraclita squamosa),但鱗笠藤壺只分布於日本的本州中部以南至中國大陸南方沿岸(包括金門和馬祖)。太平洋笠藤壺(Tetraclita pacifica)為其同種異名。
參考資料:
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1a9fe34&ParentID=0b00000181a9fe34
http://www.kunitech.com.tw/nmmst/2_9_95.htm
http://barnacle.biota.biodiv.tw/pages/1477
美麗笠藤壺 Tetraclita japonica formosana 屬於笠藤壺科(Tetraclitidae),英名Acorn barnacle、Volcano barnacle,體型很像小型的斗笠或超小型的火山,直徑約2至3公分,最大可達4公分。身體呈粉紅色至紅褐色,殼口大,盾板與咬合面之間有2至3個小齒,殼周由4片殼板構成,表面有許多隆起的縱肋,內部為中空管狀,底部為膜質。本種分布於日本的紀伊半島以南、琉球群島和臺灣的岩礁海岸(不包括金門和馬祖),成群固著在湧浪較大的潮間帶中部至下部的大石頭上,臺灣各地岩礁海岸經常可見,在八斗子的海邊的數量不少。
參考資料:
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1a9fe32&ParentID=0b00000181a9fe32&Domin=z&Field=ar&Language=CHI
http://barnacle.biota.biodiv.tw/pages/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