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形微孔珊瑚 Porites lutea
 

屬於微孔珊瑚科(Poritidae),俗稱咾咕蔥,英名Yellow porites coral。群體的形狀為鐘形、半球形或團塊形,直徑可達1公尺以上,但它的珊瑚石卻很小,直徑僅約1公釐,生長的速度也很慢,每年僅約1公分而已。群體的表面上常有不規則的小圓丘狀突起,突起的交界淺而小,顏色呈黃褐色、綠褐色或紫褐色。本種分布於日本、菲律賓至澳洲的珊瑚礁海域,生長在大型潮池以至10公尺以內、海流稍強的淺海裡,臺灣在各地的珊瑚礁海域大多經常可見,在八斗子的大坪的大潮池裡可以見到幾個群體,直徑約5、60公分,所以壽命約有3、40年了。

臺灣北部海岸包括八斗子一帶,因為冬季的水溫往往會低於18℃,使得一些比較不耐寒冷的石珊瑚無法生長,所以珊瑚礁的發育只停留在「珊瑚群聚」的階段,無法形成「珊瑚裙礁」,只有在海流比較強的幾個海岬附近有一些零星的珊瑚礁和藻礁散布。
珊瑚礁海域中生長的珊瑚,以在分類上屬於「石珊瑚目」的珊瑚為主。牠們的身體細胞內大都有許多微細的「蟲黃藻」與之共生。蟲黃藻是一種單細胞的褐藻,屬於渦鞭毛藻的一種。蟲黃藻可以利用造礁珊瑚呼吸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來行光合作用,而造礁珊瑚以蟲黃藻所製造的有機物質作為主要的糧食。此外,蟲黃藻的光合作用還可以促進珊瑚的鈣化作用,使碳酸鈣骨骼的生長超過被海浪及其他生物侵蝕的速度,而可以形成珊瑚礁。造礁珊瑚因此在生態上同時扮演著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角色。


參考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5440.htm
http://marine.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84&Itemid=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