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火電廠
 

「北部火力發電廠」在日治時期就興建完成,當時被稱為「北部火力發電所」,由當時「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就是現在的「台灣電力公司」),於1937年(昭和12年)開始建造,至1939年(昭和14年)落成,裝置容量為35,000kw,為亞洲當時規模最大,且設備最新的火力發電所。
早期的臺灣以農業發展為主,也是日治時期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但當時日本政府想逐步地讓臺灣朝向工業化發展,因此成立了「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並代替臺灣總督府執行相關電力發展政策。當時的電力開發是以水力發電為主,火力發電為輔,但水力發電會受到枯水期的限制,因此展開大型火力發電廠的興建計畫。

火力發電廠需要有大量的冷卻水進行冷卻動作,而社寮島(今和平島)與八斗子島與臺灣島之間均有狹長海水道相隔,可以一邊抽取海水一邊排放溫水,提高冷卻效率,因此被列為為首要選定的地點。八斗子島距離煤炭生產地瑞芳較為接近,且具天然山脈地形屏障,所以定八斗子為興建電廠的地點。因此在水道上填土造陸,將北部火力發電所建構於其上,「八斗子島」從此變成了「八斗子半島」,大大改變了區域的地形地貌。
政府遷台後,陸續的進行廠房擴建與新設等工程,電廠經多年營運,於1981年(民國70年)功成身退,廢棄的廠房成為見證歷史的建築,至1997年(民國86年)將原址整建為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隨著博物館的興建,歷史建築已不復見,當時以工業化發展為目標而興建的火力發電所,如今成為以自然生態研究為主的海洋科技博物館,也成為全世界第一座由火力發電所蛻變為海洋科技博物館的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