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汙染與警訊
 

海洋環境的危機很多,包括過漁、河川污染、工程泥沙、堤防、消波塊、港澳興建、垃圾汙染、電廠溫排水、船難漏油等,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過漁。全世界已經有超過70%的魚種被撈光或枯竭,以致於要靠政府每年編列巨額的經費來補貼漁船用油,花的其實也是全體納稅人的錢,因此漁業政策也應定期重新檢討。

全世界每年有多達1億條的各種鯊魚被殺,牠們大多位於食物鏈的頂層,是高級的消費者,牽一髮而動全身,因而破壞了食物鏈,造成其他魚類的資源的大量減少,因此我們不但要拒絕吃魚翅,連鯊魚肉也要少吃,如沙魚煙。

水產養殖業發達之後,養殖飼料、水產糞便、化學藥品最後都有可能流到大海而影響海洋生態,且養殖的魚種也可能溢出成為入侵種而消滅原生族群。河水帶來人類產生的太多「營養」,優養化造成大河出海口處附近海洋的死亡。

海洋雖大,垃圾汙染已經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在太平洋已經有一個比臺灣面積大20倍的垃圾漩渦,加上遺失或丟棄的漁具,造成許多大魚、海鳥和海龜等動物因誤食而死亡。臺灣的海灘也常常需要藉由淨灘活動來清除大量的垃圾。大海是海洋生物的家;大海不是人類的垃圾場。大海不是萬能的,一旦污染了,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慢慢恢復到接近正常。海岸環境一經更改為港澳、發電廠、堤防等大型水泥設施,則永遠沒有復原的可能;海洋生物一旦消失,也很難再現,臺灣就有好幾十種魚類已經絕種了!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不但會有溫室效應,還會造成海水的酸化,影響珊瑚的骨骼發育,甚至破壞了珊瑚礁。燃煤的火力發電廠排放大量的水銀(汞),海上鑽油和油輪漏油所產生的汙染等,也都是海洋環境的危機。
臺灣地狹人稠,經濟發展快速,沿海溼地迭遭海岸開發的破壞,以及廢水放流、廢棄物堆置處理、海域工程、海洋棄置、海上焚化、海拋等污染,已經讓臺灣四周海洋生態與環境每況愈下,亟需積極推動海洋環境保護的工作。

海洋環境保育的重點工作與成功的不二法門包括:海洋保護區的廣設、海岸開發的緩議與復原、人為污水排放的嚴格限制與高標準的廢水處理。海洋污染防治的主要工作則包括:制訂海洋污染防治法,加強海域環境監測,防治海洋污染,研發海域油污染的處理技術,推動辦理港灣污染整治計畫,改善港灣水域水質等。

參考資料:
http://kansir.net/shark-fin
http://d2watasia.pixnet.net/blog/post/22711172-%E6%B5%B7%E6%B4%8B%E5%9E%83%E5%9C%BE%E5%B8%B6%EF%BC%9D%E5%85%A9%E5%80%8B%E7%BE%8E%E5%9C%8B
http://twstudy.sinica.edu.tw/~ngo/topic/ROC/need.htm
http://www.ftis.org.tw/cpe/download/she/Issue1/ocean_pollutio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