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因子對潮間帶生物的綜合影響
 

各種生物為了求生存,自然演化出許多求生的方法來適應環境。因此,經常可見的普通種都是很能夠適應生活環境的物種,而且也都有一套優秀的生存技能,很值得我們去研究、探討和學習。海岸地區生長的各種生物為了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而有7種普遍的現象產生,玆分述如下:

1. 帶狀分佈
在海陸交界處的潮間帶裡,垂直方向的環境因子變化遠比水平方向為大。因此,大多數的固著性生物群聚都成水平方向的帶狀分佈。在高潮線以上飛沫帶生長的有微細的藍藻、紫菜、海蟑螂、陸寄居蟹和玉黍螺;稍低的高潮線附近則有許多藤壺、玉黍螺、青螺、笠螺和松螺;潮間帶中部則有石蓴、滸苔、小海帶、厚緣藻、藤壺和牡蠣生長,多孔隙的珊瑚礁石中則有許多星蟲和多毛類;低潮線附近則有許多紅藻、馬尾藻和各種石珊瑚、海參、陽燧足、甲殼類、貝類、海鞘及海膽等。

2. 扁平化的體型
為了減輕海浪沖擊的力量,在碎浪區岩表附生的海岸動物,其身體常是扁平的,如:石鱉、青螺、笠螺、松螺和藤壺等。潮間帶的魚類體型則常是左右側扁或狹長的,以利於隨波逐流,穿梭於岩縫之間。有些動物則以特別扁平,或者是延長的身體在岩縫間求生存,以便在細小的孔隙之間捕食小型動物為生,如:渦蟲、紐蟲和沙蠶等。無節珊瑚藻類則平貼在岩石上生長,以避免被沖走,並獲得足夠的陽光。

3. 週期化的生理活動
許多海岸動物的生理活動會受到光照、溫度和潮汐等環境因子的綜合影響而呈現週期性的變化,且有日週性、月週性和年週性等不同的變化,如晝行性、夜行性、生殖週期……等。此外,許多海岸動物能根據一些環境因子而判斷出正確的方向,因而具有歸巢或回家的行為。例如:有些青螺和笠螺類會在夜間爬行於岩表四處,啃食生長在岩表的微細藻類,吃飽後就會爬回固定的「家」,緊緊的吸住岩石,以免水分喪失或被沖走、捕食。

4. 趨性
許多海岸動物為了避敵藏身,時時鑽在岩縫中,而具有正趨觸性,如:岩瓷蟹、槍蝦、短槳蟹、陽燧足等;也有些為了避免日曬,而對強光具有負趨光性,如:海蟑螂。

5. 生殖方式
絕大多數海岸生物的生存空間要比大洋性的生物小得多,因此其幼生如果要順利的著苗在適當的基底,就必需減少浮游期的時間,加速成熟或乾脆由母體來保護育幼。例如許多甲殼類均有抱卵行為,有些魚類則更有護卵的行為,甚至直接以口腔或育幼袋保護卵,直到幼魚孵化之後,再釋放出去,如:天竺鯛、海馬。

6. 偽裝與擬態
鳚科和鰕虎科的魚類大都具有偽裝與保護色的本領。大部分的蟹類均具有保護色,與背景融為一體而逃避捕食者的搜索,有的顏色像岩石、有的像海藻,而躲藏在沙子中的種類,其體色就像沙子。還有一些更特殊的種類,顏色體型都變得和環境的岩石、海藻或其他有毒動物非常的相像,這種特殊的現象通稱為擬態,許多蟹類都有這種本領。此外,有些蜘蛛蟹類和馬糞海膽更可將各種海藻穿戴或黏附生長在牠們的身體上,以達到偽裝的效果,其技術之完美,即令人眼之銳利,要不是看到牠正在動,也難以分辨。

7. 自衛與攻擊
為了避免被捕食,甚至更有效的捕食其他動物,許多海岸動物演化出自衛或攻擊的構造和行為,例如:毒腺、刺棘、硬殼、警戒色、自割、黏液……等,甚至包括部分的共生關係在內。海邊常見的有海膽的硬棘與毒刺,海兔的紫色有毒體液,海參的黏絲,陽燧足的自割,水母和海葵的刺胞,寄居蟹的螺殼和假死跌落行為,章魚的墨汁,以及許多動物分泌的黏液……等。有些動物為了配合這些自衛的武裝,而有鮮麗的色彩,使其他動物易於辨識,這種現象就叫作警戒色,如:織錦芋螺、豹斑章魚、青斑海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