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間帶
 

潮間帶指的就是在海水漲退變化中,有時沉浸於海水面下,有時又暴露於空氣中的海岸地帶,也就是在潮汐大潮期的絕對高潮和絕對低潮之間露出的海岸。海水漲潮到最高位時的海岸線稱為高潮線,退到最低位時的海岸線稱為低潮線,而在高潮線和低潮線之間,會曝露在空氣中的海岸區域就叫作潮間帶。漲潮時,潮間帶會被水淹沒;退潮時,潮間帶露出水面。潮間帶的寬度會隨著潮差的大小、地區及坡度而異。潮間帶可以緩衝海浪直接衝擊陸地的力量,如果潮間帶太窄太小,大浪會對海岸造成巨大的破壞。海洋潮間帶也是我們親近海洋時,最先接觸到的地方。海邊的潮間帶裡有許多生物,所以也是環境教育的最佳教室,但潮間帶也是最容易受到人類破壞的地方。海邊的工程廢土以及垃圾的傾倒,污水、廢水的污染,都讓潮間帶的生物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潮間帶的環境也因為地方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生活在其間生物種類也都不一樣。一般可分為軟底質的潮間帶,如:沙灘、泥灘底質等,就像淡水河口的紅樹林,以及新竹香山的寬廣的沙泥海岸;另一種為硬底質的潮間帶,如:岩石海岸、礫石海岸、珊瑚礁海岸等。

以上資料主要出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D%AE%E9%96%93%E5%B8%B6
在海洋與陸地的交界線上,海水每天都上演著漲潮與退潮的戲碼,由於水分、鹽分、空氣、溫度等的劇烈變化,加上浪潮拍打、水流強勁等因素,使得潮間帶的生活環境相當嚴苛,生活在這裡的生物,就必須擁有許多適應環境的本領,才能在這裡生存下來。

想到潮間帶觀察海岸生物,應該先上網查詢潮汐的時間,在海水消退的時候抵達海邊。在春、秋兩季大潮的干潮前後,最適合到海邊,也就是農曆26至初三及14日至18日之間。在氣候溫和的春季,臺灣各地岩礁海岸的藻類繁盛,是最好的生態旅遊期間。在夏季期間,中午至午後大退潮時,烈日高照,氣溫偏高,且藻類大都枯死,比較不適合觀察海岸生物。在基隆附近,夏季的半夜潮水較小,退的也沒有中午時低,甚至沒有退到平均海水面以下,能觀察的範圍較小。冬季時風浪大,溫度也比較低,而且大退潮通常發生在半夜,因此也不適合到海邊活動。最後,在選擇海邊活動的地點時,如果風大,應該儘量選擇背風的海岸。如果遠方有颱風或低氣壓,必須特別小心「瘋狗浪」的突然來襲。